DCSIMG

字裡行間

開卷樂【《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橋的觀察與想像》- 香港行人好難行】

 

十九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汽車出現,人車開始互相磨擦,建築師開始思考將人與車分隔。人口稠密城市發展急速香港,土地不足,唯有向天空發展。在人車爭路的年代,將街道上的行人推上天橋,騰出地面空間予行車線,看似是城市規劃發展的正確方向。天橋跨過行車道連接各地方,一方面可以令人車分隔,也可紓緩交通擠塞和確保行人安全。然而,興建天橋肯定是城市發展的靈丹妙藥?建築師胡漢傑、城市設計師陳智峰撰寫了《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橋的觀察與想像》,闡述了香港多區天橋發展的歷史,從城市設計、建築角度探討行人天橋的功能,以及天橋在城市扮演的角色。

 

 

尋找更多生存空間

 

港島區商廈林立,人車爭路,天橋的確能夠便利居民所需。1963年,橫跨銅鑼灣禮頓道的天橋建成,成為香港第一條行人天橋。發展商用天橋將兩幢物業連接,中環太子大廈及置地文華東方酒店間的天橋建於1965年,是香港首條連接兩座大廈的天橋。除此之外,1970年開始的中區行人天橋系統,更有首條附設扶手電梯的干諾道中行人天橋,成為香港城市獨有的景象。天橋便利市民之處,香港亦慢慢發展成千橋之城。根據路政署20223月的數據顯示,香港行人天橋已超過一千條,這數字並不包括私人興建、商場走廊平台等。可是,近年人們發現行天橋帶來的不便,例如指示牌不清晰,商場連接的天橋通道迂迴曲折,有時候更要繞過商舖才到達目的地,增加了途程,天橋系統也就變得「離地」。

 

建橋容易拆橋難,一旦規劃失當,只會令天橋人跡罕至,甚至破壞城市景觀。審計署曾選取使用率偏低的天橋作審查,指有些天橋附近已設有地面過路處。不單如此,興建天橋亦引發一系列的爭議,例如近年政府提出「元朗行人天橋計劃」,希望興建貫通南北的行人天橋,並取道元朗明渠。有指是次建議破壞明渠景觀,天橋亦無誘因令市民放棄地面取道天橋,引起了居民及專業學會例如規劃師學會、建築師學會等強烈反對。

 

城市發展在於「人」人跡罕至的地方能吸引人駐足,在乎人如何運用其創意。美國紐約曼克頓的高線公園是由廢棄鐵路高架橋改造而成。1950年代貨運量下降,高架橋被迫荒廢,當地居民自行成立民間組織保育及活化之下,最終成為了世界知名的旅遊景點。其實香港亦有過類似概念,1978年屯門公路第一期通車,及後包括安定邨等屋邨落成,行人天橋連結公路兩旁的住宅,但公路行車噪音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因此政府在2000年開始加建隔音屏障,甚至開始思考如何運用綠化罩頂。不過工程環評報告指綠化罩頂技術受限難以綠化景觀,而更換植物支出龐大,最終放棄了這個概念。隔音屏障頂部亦無為讓人們行走活動的空間,一個香港高線公園就此失諸交臂,實屬可惜。

 

 

易行城市還路於民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是全球易行城市的代表哥本哈根以往一如其他大城市般車流密集,政府於是將位於市中心長一公里多的斯楚格街改劃為行人專用區,甚至將柏油路和路壆移除,換上暖和的地磚,沿途有商店進駐,舒適的環境吸引不少人流。市中心步行計劃及後擴展至其他街道,推展至今超過十萬平方米。丹麥城市設計師蓋爾提出「一個熱鬧活潑的城市理應是人們可以在建築物之間活動」,他的研究推動人和單車友善的城市政策,概念更輸出墨爾本、紐約等地。日本京都也有類似的政策,「四條通」是貫通市中心的大街,過往人車爭路、交通擠塞,市政府卻並非以興建行人天橋來解決問題,而是將四條行車線刪減至兩條,再擴闊行人道,效果出奇地顯著,四條通一方面吸引更多人流,另一方面車流亦都更為順暢。

 

無論是香港的城市發展,或是天橋的興建,這些公共空間最終的用家是「人」,倘若城市發展不以人為本,離地想法沒有真正顧及民意,終有一日,這城市就有如動畫《天空之城》一樣,最終崩壞瓦解。

收聽開卷樂《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橋的觀察與想像》| 嘉賓︰胡漢傑(建築師)、陳智峰(城市設計師)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