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IMG

字裡行間

【開卷樂《香港老舖記錄冊》】

以紀錄承傳本土文化--香港老舖錄冊

 

當我們開始意識到,無論是衣食住行,從街頭到街尾盡是一式一樣的連鎖店時,香港很多老店已經無聲無息消失在歲月之中。偶有大眾關注,很多時也過是結業一刻的最後餘暉,讀者觀眾認識老舖之,卻也老舖終結之日。在時代巨輪的高速輾壓下,有一班人希望將這些仍然存活的老店拍下來、寫下來,除了為老舖作宣傳,也志在透過一個個幾十年乃至過百年傳承的民間故事,讓人看這座城市的深度。

 

由網上印到紙上

《香港老舖錄冊》成書前,早於2018年已在網上設立專頁,一幀又一幀老店的相片,一篇又一篇東主的訪問讓大家細味着香的前世今生。專頁發起人馬基諾自言2017年起,發現很多老字號結業,「當下有一個感覺就是自己應該了解多點,因為這些老舖是香港文化的載體,不如去多幾間舖頭,了解多一點,寫低一點錄。」個衝動,開始了這個項目。馬基諾說,隨著他訪問了越來越多老店,「發現香港老字號文化底蘊真的深,不自覺越寫越多,又想了解更多各行各業的老字號,但發現一人之力並不足夠,開始萌生想法不如找些人一起做。」於是他便組織了團隊,大家也是在工餘時間義務採訪撰文,其中一人便是本書另一位作者詹穎宜。

詹穎宜在大學修讀歷史,畢業後修讀建築文物保護碩士,她形容建築是物質文化,而老舖蘊含的傳統技藝和歷史故事是非物質文化,需要有人去做些事件才能被保存,將老店保留下來,亦令香港街景更豐富。

 

錄作為手段 協助老舖傳承 

專頁開啟至今已發了五六十個故事,而《香港老舖錄冊》一書則收錄了28篇老舖當中大部都開業半個世紀,甚至已有百年歷史。在訪問當中,他們有不少有趣的發現,例如傳統食店有自己的生態,當人手空缺,們不會登廣告公開招聘,而通常是以「人搭人」的方式找熟人來工作,這樣的方式會增加信任,讓老闆放心將手藝傳授,可能這種也是食店多年來能維持風味的原因。

除了食店之外,另一個老舖特別之處是,很多老店也提供客製服務,例如1885年開張的惠記珠寶,就提供客製飾物,能讓客戶訂製高質素的銀器;1898年開業的亞民興昌洋服店,這所百年老號至今從不外包製作,工藝水平也屬最高標準。這些高水準的客製產品,與現在以大中細碼劃分的標準化商品相反,他們的傳統手藝也得傳承下去。馬基諾說「很多老字號比較低調,沒有特別宣傳方式,所以知名度會比較局限,希望給多點人知道洋服店的特別之處、當中的歷史和手藝都值得欣賞。」

有些老店在時代巨輪下被淘汰,有些傳統工藝則因政府政策而無法保持原貌,例如大澳的蝦醬,因為近年政府禁止拖網捕魚,讓漁民不能以從前的方式捕捉銀蝦,現在都從中國大陸取貨,不能即捕即製,鮮味也不得不打了折扣。

 

馬基諾形容,很多人對香港了解很片面,以為香港很細,沒甚麼給遊客看,但他們沒有了解香港的深度,其實各行各業蘊藏很多深層的香港文化,值得我們挖掘。「在了解老舖的過程中,覺得香港文化是這麼燦爛和有深度,對這個地方的鍾愛也越來越深。」

馮傑、馬基諾(中)、黃怡
馮傑、馬基諾(中)、黃怡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