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IMG

字裡行間

【開卷樂 之 第十四屆香港書獎特輯】《筆下 ── 文學經典的六個專題》葛亮

《筆下-文學經典的六個專題》-寫作是不可教的

 

「寫作是不可教的。」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葛亮教小說創作逾十年,每次課堂之先也會引用韓少功這句話。不少學生經常在課堂上閱讀名家經典,只著重用字遣句,模仿名家文筆,希望一本通書讀到老。葛亮直指:「將注意力聚焦於作品的類型化特點,模仿者隨之失去了更為寶貴的東西,即作為藝術主體的個性」。寫作技術固然重要,葛亮認為當擁有基礎前提下,實現對文字駕馭能力達到寫作自由更為重要

 

葛亮教小說創作就人物、情節、敘事角度等各方面設一系列專題,少有就文學經典的審美意趣,以至文本與人物時代互動作出闡述因此,撰寫了新書《筆下 文學經典的六個專題》補漏拾遺,也作為他長期研究寫作的經驗整合。《筆下》分析了二十六部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再以六個鮮明主題的分類,包括「作家們的少年敘事」、「過去時態中的小說文本」、「關於『物』的四種勾勒方式」、「每座城市的文字明信片」、「文學時空與太虛幻境」、「女性書寫與歷史現場」。如「關於『物』的四種勾勒方式」,葛亮試圖透過《香水》、《金閣寺》、《帶著鮭魚去旅行》等文本闡述每一城市人被世界物化悲觀論調,從中思考作為一個人的文化意義。葛亮認為每人各自有其原生家庭與童年,城市生活的情景是重要文化空間,共同經驗能夠引起讀者共鳴,也就是物的勾勒展示這座城市的面向。

 

寫作不是單純的文筆技巧,而是前人經驗的傳遞,葛亮揀選經典作品時並沒有判斷文本高下的過程及標準,反而希望透過大量的文本,令讀者能夠接觸不同寫作風格的作品。這不是說技巧不重要,反而寫作須要通過技巧達到自由之境,葛亮言作者「樂意戴著腳鐐跳舞」,願意去接受藝術格律基礎下,當中逐漸建立屬於自己的觀念,不需要太多規限,在已有的文學基上「靈光一閃」,從而達到真正的自由。在此不作冗長贅述,讀者可自行細味。

 

不必為任何選擇追悔

葛亮撰寫《筆下》與他準備小說課堂教學不同,上課時會因應學生的需要因材施教,撰書時卻會考慮讀者的感受,加入現實的語境、個人經歷,代入讀者的角度,探尋他們感興趣的領域。《筆下》因此並非單純以文學角度出發,葛亮在文本分析過程中,著重的不單是提升讀者的寫作技巧,而是對寫作的感悟,甚或滲透個人價值觀,為讀者上了人生的一課。

 

書中分析了布萊克.克勞奇《人生複本》,故事講述科研天才賈森在學術生涯如日中天時,發現了女友丹妮懷孕,賈森為了愛情捨棄大好事業,生兒育女過著平淡的生活。直至有次他出席朋友的慶功宴時,被神秘人綁架,此人正是另一平行時空的自己賈森二號。賈森二號在同一時間點,從事量子科研離棄女友丹妮,後來奪得科學大獎,更發明了穿梭平行空間的箱體,無意窺探到賈森與女友往後人生的幸福生活。賈森二號懊悔自己在人生交叉點的抉擇,綁架了賈森試圖搶奪屬於自己的幸福。反之,賈森也透過箱體穿梭各種平行時空,企圖返回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可是他見到的,是各種不同抉擇後所造成的結果,如親眼目睹丹妮被殺、丹妮不認得自己,或是嫁予他人。

 

每一個選擇點會分裂出無數的可能性,我們人生旅途上感到迷茫,總是會下決定後懊悔,但命運巨輪不斷往前,葛亮認為我們不必為了任何選擇而追悔,他在結尾時更點題道:「我們每個人,每個時刻都在選擇,都在漠然或投入地面對命運的分叉。我們未曾追悔,只因人生命途,如熊掌與魚,在現實中不可兼得。既如此,何苦一往無前。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