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IMG
返回
西西繪本《可不可以說》、《愛說話的貓》另一角度看新詩【開卷樂】
2025-05-30
西西繪本《可不可以說》、《愛說話的貓》另一角度看新詩【開卷樂】

西西繪本《可不可以說》、《愛說話的貓》另一角度看新詩【開卷樂】

 

新詩予人抽象,艱澀難懂的印象,其實當中不乏平易近人的作品。已故作家西西便喜愛用淺白、輕盈的語言寫詩,內容充滿童趣的想像,有評論更形容,讀西西的詩是「一趟找回生活的初心與美好的旅程」。

早前,有出版社找來兩位繪本藝術家,將西西的兩首詩作《可不可以說》及《愛說話的貓》創作成繪本,為讀者提供另一個欣賞西西作品的角度。

 

《可不可以說》——發掘新視角看世界

「可不可以說」是一個問句,「西西空間」創辦人之一羅樂敏認為句子是一個温柔地打開對話的方式,「像小朋友常常說,可不可以吃甚麼、做甚麼......其實是用一個單純的角度看世界,同時打開對話。下一步你會意識到有一個對話者,存在一個對立面,會立刻聯想到,是不是有些說話不可以說呢?」

西西在《可不可以說》做了一場語言實驗,「可不可以說/一株檸檬茶/一雙大力水手/一頓雪糕梳打/一畝阿華田」,讀者會發現,西西刻意改動了量詞,讀起來怪怪的,衝擊固有的觀念和語言規則。羅樂敏認為這種對話是在創造可能性,「正如陳智德教授在書後的推薦中所言,這是『量詞轉置』,以不同視角接觸及認識日常生活中的事。」

繪本《可不可以說》由曾獲意大利波隆那插畫獎的香港插畫家廖倍恩執筆,羅樂敏認為她與西西有相似之處,「她們都擅長用一些奇異的角度看世界。」繪本中如夢境般繽紛可愛的圖畫,為西西的詩增添了一份童趣。

 

《愛說話的貓》——揭露社會的不同面向

另一本繪本《愛說話的貓》,則講述作為主人的「我」與家貓一起探索世界,又設法保護牠免於險惡的故事。羅樂敏形容詩作開首十分明亮,語調可愛,身為主人的「我」很想了解貓的語言。「喵,想吃餅乾麼?喵,想喝水麼?」隨着詩的推進,文字漸漸變得灰暗,詩的後段寫道:「已經告訴你了/這裡不是花園別墅,門外/沒有供你奔跑的草地,也沒有供你攀爬的大樹/上了樹你又不一定能夠下來」。

門外的世界沒有想像般美好,到處都有令人灰心的事,也仿如揭開社會的陰暗面。詩的最後幾句提及「每個角落陰暗/每扇門緊緊封閉/冰涼的鐵閘背後/你也不會找到朋友」,更直接道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冷漠與疏離。「大家未必好像人與貓之間可以相處。」羅樂敏說。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也許更純粹、直接一點。

《愛說話的貓》由劉佩佩繪畫,她使家貓化身成巨貓,與主人一同在香港城市中漫遊——在天橋上背起主人步行、在大廈天台埋伏,或坐上渡海小輪與電車。羅樂敏提到劉佩佩擅長寫實風格,但在繪本中刻意將家貓放大,暗示敍事者希望與貓處於平等地位,「這與詩一開始的語調相似,敍事者想了解一隻貓,希望跟牠談天、做朋友。當貓變大,好像是個可以和主人穿梭不同地方的朋友,這個做法也呼應了西西這首詩對人和貓之間關係的想像。」

 

西西的作品予人貼地和新鮮的感覺,淺白語言背後蘊含深意,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進入西西的文學世界,也自有天地。

收聽 西西《可不可以說》、《愛說話的貓》繪本